2年时间,从月薪8K到16.5K,作为大专生我做对了什么?
学员分享
各位老铁大家好~
今天这篇分享来自于咱们蜗牛学苑武汉校区Java专业方向,已毕业2年的一位小蜗牛,内容100%真实!
学历:大专 大学毕业时间:2022年 培训课程:Java开发 蜗牛就业时间:2023年6月 入职起薪:8000元 现在薪资:16500元(2025年9月)
大家好,我是蜗牛Java开发班的学员,最近刚跳槽,趁没入职前出去旅游了一周,结果霞姐(我在蜗牛的老师)就跑来问我怎么玩这么久(估计她是担心我工作是不是遇到了困难),这才告诉她,我已经换工作了。 我们聊了各自的近况,我也知道武汉校区网络安全方向就业很是不错,于是就和霞姐打趣说:“要不我放弃16.5K的薪资,选择再来学一次网安,这样能成为‘蜗牛头条’吧?”。 谁知霞姐第二天真的告诉我,要给我一个“蜗牛头条”,于是才有了这篇分享。
从蜗牛毕业两年,我很幸运地从刚开始的8K,慢慢成长到了现在的16.5K。说实话,拿到这个数,比我预想的要顺利不少。我也挺想跟大家聊聊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和体会,如果正在学技术或者找工作的朋友,能从中得到一点点启发或鼓励,那我就觉得值了。 01、放弃民办本科,选择Java赛道 大学毕业前,我选择了专升本,并且成功上岸了一所民办本科,但出于“宁做鸡头,不做凤尾”的想法,最终放弃升本,在认真思考后,选择了培训就业这条路。 那会儿刷知乎,大家都说"大专做 IT 找不到工作",“现在学IT像49年入G军”,“程序员已经饱和了”……所以当时也有纠结过,但我表哥是程序员,受到了一部分他的影响,加上自己虽然学历不占优势,但好在科班出身,自认为逻辑思维能力还OK,所以本着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心态,毅然决然的选择了Java。 另外,关于网友们现在所谓的“选择IT,没有前途,注定会失败”的这一说法,作为工作2年的行内人来看,其实是有一点夸大的。IT行业包容多种技术栈,并且这些技术栈是可以共同存在的,即便现在更新换代比较快,短时间内也不会说有某种编程语言直接灭绝,因此我们只要自身能力过硬,就不会穷途末路。想要转行的朋友,不要为还未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,只要有技术能力,就一定会遇到好的工作。 02、第一份工作别太挑,先“动起来” 2023年6月从蜗牛培训完正逢毕业季,Java岗位可谓是一票难求。前前后后面了好几家公司,均以失败告终。 后来自我反思:无论多么漂亮的简历,多么完美的项目经验和话术,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,我们所缺少的其实就是拥有“真实工作经验”的那一份自信和坦然,毕竟在此之前我的确一天班都没有上过! 于是我调整了策略,先让自己工作起来。 最终我以Java技术支持的身份入职了一家公司。虽然不承担真正的开发工作,但每天也是和代码打交道,同时也会涉及到很多跨部门沟通、三方对接、出差驻场等。这份工作不仅让我保留了专业技术能力,还大大提升了我的沟通和协调能力。 03、抓住机会,不要排斥“外包” 工作半年后,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收到了字节跳动外包岗位的面试邀请,经过层层面试,我成功拿到了offer。 很多人对外包嗤之以鼻,身边的朋友也劝我慎重选择。我深知从自研转入外包的利弊,但对于学历和经验毫无优势的我来说,这是唯一能接触到大厂、大平台的机会。 我想丰富自己,提升眼界和见识,了解大厂的业务和流程。于是毅然接受了这个offer,也因此在半年内,实现了月入过万。 04、今年跳槽的一点心得 上个月我面试了七八家公司,通过率还蛮高的,收到的offer薪资从10.5K到16.5K不等,结合我的面试经历,给大家分享几点小经验。 第一:不要完全被“学历”限制 看到适合自己的岗位,哪怕企业学历要求写着本科,我也会去投递和主动询问,也收到过对应的面试邀约。所以大家找工作时大胆尝试着去投,即便最终没有反馈或者HR说不合适,对你而言都没有实质性损失。 记住一句话:岗位的招聘信息,表述的都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要求,哪有那么合适的人刚好符合每一条要求呢,再说了,就那点钱,真正能满足所有要求的人,谁愿意去干呀,所以大胆冲就对了,有面试机会就好好把握,能力和学历,很多时候并不能画上等号。 第二:简历上的项目要能讲清楚 这次找工作,技术面试我并没有很刻意的去准备,主要就是项目经历,企业更注重考察你在项目中承担的角色,以及依靠你对项目的讲述去判断你们业务流程的规范和全面性,越大的公司越不会问你最基础的八股文、技术点,他们需要考察的是你对整个项目的掌控和熟悉。 第三:过往工资流水是谈薪的底牌 关于谈薪,我有一个小技巧,薪资流水是定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。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的薪资流水提上去,把流水搞得漂亮点,这才是谈薪的资本。比如说,你可以把公司的一些隐形福利加到薪资里,例如包餐、项目奖金等,想方设法的把流水搞上去。 第四:想跳槽涨薪,要吃透业务+学习新技术 大家心里都知道,最快的涨薪方式就是跳槽,但现在这个就业环境,没有真本事,不要轻举妄动! 尽可能把你现在所做的业务吃透,把你这份工作中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东西学明白;另外就是多去关注一些招聘的岗位,了解现在一些主流的技术栈,让自己有所涉猎。不可能做到每个技术栈都了如指掌,但基础的了解和熟悉,都会成为我们跳槽的资本。这几年越来越多大厂采用GoLang作为后端开发语言,react做前端开发语言,对于一些想跳槽到大厂的同学来说,可以多关注一下。 05、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一次Bug排查 作为一名Java开发,很多时候对接的不只是产品和测试,还有运营这些非技术岗的同事。 有一次排查线上问题,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找到原因。最后反复查看日志和配置,才发现问题所在是运营配置某个协议名称的时候,在名称前面多加了一个空格,恰巧前端对空格这里又没有展示,就导致问题一直没有排查出来!这件事让我明白,处理bug时思维要灵活,有时候需要用非专业角色的视角来思考问题。 06、回看培训时养成的这三点习惯,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:蜗牛培训的作息模式,让我们能更早的去适应996,虽然目前除了一些很卷的企业,996的工作模式出现的并不多,但也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的抗压能力。 第二:各个阶段的小组项目,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,也教会我们能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分析需求,对于从学生角色转变成职场人角色的我们来说,很有帮助。 第三:老师带我们看源码,很多程序员只专注于技术实现,会忽视源码和底层逻辑,其实适当的了解一些源码,不仅在功能实现,还有bug排查等方面,都会有所帮助。 07、给蜗牛在读学弟学妹的建议 关于学习方法:一定要夯实基础。很多同学在学习难的技术或中间件时会产生焦虑,觉得自己不能完全掌握。其实大可不必,这些技术你只需要熟悉、能讲出来、会使用就够了。就业后你会发现,很多高并发问题、框架优化问题根本轮不到你来做。所以把基础知识完全掌握,就足以应对平时的工作。 关于面试:初级入门者,八股文该背还要背,现在只是问得比较少,但不代表不问。另外就是要好好研究简历上的项目,把项目细节搞清楚。我曾经在面试时被问到"对接的第三方供应商",直接懵了,根本没考虑到这些细节。所以简历上的项目一定要注重细节,面试时才能从容应对。还可以看看某些中间件的源码,如果在面试中能把某个中间件的底层逻辑讲出来,会让面试官觉得你不仅会实现需求,还了解底层逻辑,喜爱钻研。 关于第一份工作:不要太挑剔,也不要太大意,先干起来,累积真实工作经验,再考虑以后,工资不可能一步到位,干起来,慢慢累积底气。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,也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,但这都是我真实的个人经验和感想,也希望对你有一点点用。 其实我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被采访的对象,我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学员,很普通的打工仔。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不够优秀,质疑自己的能力,后悔自己的学历,曾经也因为学历问题错失过很好的机会。 但我想说的是:不要妄自菲薄。他强任他强,清风拂山岗。永远有比你更优秀的人,但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,努力做到极致,不辜负自己就好。 回首这一路走来,蜗牛学苑成就了我,蜗牛的每位老师成就了我,真真切切在蜗牛老师们的身上看到了认真和负责,尽其所能去帮助学员成长,也在此感谢我的蜗牛引路人霞姐,感谢我的Java启蒙老师,操着一口东北话,下课爱抽两根的磊哥,感谢人狠话不多的技术大佬牛哥,感谢教我们用企业思维看问题的波哥,当然还有那个穿拖鞋端保温杯,看似吊儿郎当、实则技术大佬,把底层原理讲得一清二楚的老王——我武汉校区的首席校长。 时至今日,这些老师还是以"姓名+大佬"的备注存在于我的微信列表中,我想这是对他们最好的认同和尊重。 最后,我想以上个月在梅里雪山拍到的一张照片作为结尾。 电影《转山》中有句台词:“进德钦的第一眼,如果能看到梅里十三峰,会幸运一整年。” 我把这次看到的这份幸运分享给蜗牛的学弟学妹们,祝大家都能找到高薪工作,也祝愿蜗牛学苑越来越好。 感谢小吴下班后在家默默熬夜写下的这一份分享,蜗牛学苑也祝愿你工作顺利,万事顺意!